登录/注册 搜索

非遗产品线上展示维护 国家级非遗——陕州地坑院营造技艺

发布时间:2024-02-18 09:00:00| 作者:

视频介绍

    国家级非遗——陕州地坑院营造技艺

    地坑院广泛存在于我国中西部的黄土高原上,陕州区是其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陕州区属浅丘地带,西有三大黄土平塬,黄土堆积层多在300米以上,主要由石英和粉沙构成,具有抗压,抗震,抗碱作用,地下水位多在30米以下。典型的黄土塬地貌,是地坑院形成的地理因素和营造技艺得以传承的前提条件。

    地坑院形成历史极早,仰韶文化时期的半地穴式民居是其雏形。南宋绍兴九年,郑刚中著的《西征道里记》说:“自荥阳以西,皆土山,人多穴居。”“初若掘井,深三丈,即旁穿之。” 陕州区有大量明清时期的地坑院遗存,二十世纪80年代前,这里95%民居是地坑院,有万座之多。

    地坑院是在具有深厚黄土层的平地上,向下挖掘6米左右,形成矩形深坑,然后在四壁凿出窑洞,供人居住的一种民居形式。属减法营造的负建筑形态。四周有低矮的拦马墙,防止雨水倒灌和人物坠落。内部有8至12孔窑洞,其中一孔通过斜坡式通道延伸至地面,供居民上下。另有公用的厕所窑、碾磨窑和水井。地坑院建造涉及风水先生以及土工、泥工、瓦工、木工等行当。

    地坑院建造模数范制、技艺要领体现了民俗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环境负荷极小,宜居性较强,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要求。出于对原创性建筑及技术的重视和人类社会科学发展的探索,地坑院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热点。

    2011年5月,地坑院营造技艺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