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产品线上展示维护 县级非遗——孔子与文峪
发布时间:2023-12-16 10:00:00| 作者:
视频介绍
县级非遗——孔子与文峪
项目编号批次——II-14第二批
卢氏县城向东沿322省道20里处有个文峪村,村中2000多口居民,这里民风淳朴,文风浓厚。旧时村中建有文庙,庙内大殿中塑有孔子全身坐像,高丈余。大殿左右有小房10间,前殿3间。院内四棵两人合抱的古柏,足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提起这文峪村名,还真让卢氏人感到骄傲,传说它是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给起的村名。
据传,公元前396年深秋的一天中午,在水峪河峡谷出口处的伏虎山下,一行十多个打扮特殊的人物坐在路边大柿树下休息,旁边停放两辆牛车,两头大犍牛摇头摆尾,显得过度疲劳。车上堆放着整捆竹简书籍、餐具、食品、衣被。老虎鼻子山根的几户农家大人小孩纷纷前往看稀奇。只见其中一位五十岁左右的长者,周围坐着十几位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年长者面色红润,稍胖,衣衫整洁,说话和气,他对围观的几位农夫自我介绍说:“我姓孔,名丘,这几位乃我的弟子、随从。我等是来寻找洛河的源头的。我们人多,今晚想找个大点儿的村庄借宿,不知离这里最近的可有大村庄?”几位农夫中有一个青年人读过书,知道孔丘是当今最有名的大学问家,赶紧过来拉着孔老先生的手说:“我太幸运了,没想到今儿个在这儿遇上你老人家。”他指了指水峪河谷又说,“这个沟叫水峪河谷,谷口这两座山,左边叫伏虎山,右边叫盘龙山。往里走十里有一个大村叫中村,我的表叔就在那个村,房子宽敞又多,我可以给你们带路。”孔子看看水峪河峡谷中林木茂盛,河水清澈,随口叹道:“这儿真是藏龙卧虎之地呀!”于是就上了牛车,在众弟子们的簇拥下,随带路青年大约一个时辰就到了中村的西头。带路青年在一户人家门前叫出了他的表叔说明了原委。原来这位房东是一个姓马的学问家,惊喜万分,忙把孔夫子一行迎至家中。吩咐家人款待。孔夫子说:“我们带有干粮,只是借住一宿即可。”弟子忙去生火做饭。“孔夫子来了。” 消息很快传遍这个百十口人的山村。识字的人都来到马家要亲眼看看当代的大学问家。大家看到孔夫子很有礼貌,有问必答。于是提议想留孔夫子多住几天给山村学子讲课。孔夫子周游列国,本来就是传播他的学说的,就答应了。只派高徒颜回带领几个仆人沿洛河继续前行。孔夫子和子贡、子路、子游、子夏等留在村中讲学。据传当时周边几十里的文人学士都来听课,最多时达一百余人,课堂不得不移到院中。大概讲了月余,后被卢氏沙窝镇派人请去讲学。据说孔夫子在课余休息时和村中文人谈论起这个村名为什么叫中村,村人说村东五里有一小村叫上村(后改名磨上村),村西二里多有一小村叫下村(后改名望家村)。孔夫子说:“贵村学风浓厚,就叫文峪村吧!”村人一听高兴地拍手叫好。果然一改村名文风更加兴盛。后来就把东至水峪河口,西至涧西村这一道河川叫“文峪”。
孔夫子逝世后,村人为了纪念孔子在此讲学的事迹,就在村中建了文庙。
《论语》一书中有“子之燕居”句,意即孔子曾在文峪村居住过。旧时文峪村给文庙称“燕居堂”。清代《卢氏县志》有《重修燕居堂》一文,民国时期文峪周边几十个村合称燕居镇。
旧时私塾开课之日,由教师带领众弟子祭拜孔子,鼓励弟子尊师重教。文庙有庙产,每次祭拜孔子,还要给学生发食品。文庙院内古柏树已不存在。现存的大殿脊檩所书“清乾隆年梅月重建”字样,说明文庙曾多次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