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课丨成语故事·杯水车薪
发布时间:Nov 23, 2023 | 作者: 浏览量:2
成语故事 杯水车薪 爱上简笔画
成语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是历史文化的积淀。 每个成语故事背后, 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 是中国几千年来人民的智慧结晶。 今天,和爱上简笔画一起, 学习成语故事——杯水车薪, 了解历史,学习知识。 01 成语出处 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战国·孟轲《孟子·告子上》) 后人据此概括出成语“杯水车薪”。 02 成语故事 孟子希望实施仁政的主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的要求,但在当时诸侯混战的条件下是难以推行的。有一次,他的学生就这个问题提出了疑问,孟子回答说:“仁一定能胜过不仁,这就好比水一定能扑灭火一样,是不容置疑的。如今有些行仁的人,好像用一小杯水去救一车柴草燃烧起来的火焰,那当然是不会成功的;如果因为这杯水没有扑灭火焰,就认为水是不能扑灭火的,那么这些人实际上就和暴虐不仁的人相同了,结果连他们原先已行的一点点仁也会消失的。”孟子用“杯水虽然不能扑灭车薪之火,但水毕竟能灭火”这个浅显的道理作比喻,说明“仁一定会战胜不仁”。然而,尽管他奔走几十年,还是没有能够在诸侯中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03 成语寓意 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的火,这显然是做错了事以后临时想起的补救措施。这种措施是无济于事的。既然有发生火灾的可能,为什么不是在它之前想好预防的措施而却在之后想着补救呢?人们做事的时候要有预见性,不能等事发了才去想补救。反观如今,一方面,面对困难,一个人的力量是杯水车薪的,人们要发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精神。另一方面,做任何事情,人们都要全身心地去投入。 04 绘画教学 想学更多简笔画? 关注“河南省文化馆”微信公众号 点击下方“数字资源”按钮 点击“爱上简笔画”即可观看更多精彩教程
- 上一篇: 【文旅资讯】各A级景区助力天鹅季,纷纷让利游客
- 下一篇: 【红色卢氏】卢氏县城首次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