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多彩非遗:五禽戏
发布时间:Mar 13, 2022 | 作者: 浏览量:1
今日推荐:看见多彩非遗之五禽戏 本期非遗简介: 非遗类别: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项目序号:1146 项目编号:Ⅵ-63 五禽戏 五禽戏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百步汗戏”等,据说是东汉名医华佗根据古代导引、吐纳之术,研究了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基本习性和生活特点,并结合人体的经络、脏腑、气血、穴位等的原理编创的一套民族健身功法,也是古代体育锻炼的一种重要方法,具有疏通筋骨、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功效。 五禽戏功法特点 简单易学,安全可靠 为了便于广大群众习练,本套五禽戏在对传统五禽戏进行挖掘、整理的基础上,动作力求简单、左右对称、平衡发展;既可全套连贯习练,也可根据自身情况侧重多练某戏,或某一式。此健身功法属有氧运动,运动量较为适中,调节每个动作的运动幅度和强度可使个人习练更为安全可靠。 伸筋拔骨,锻炼关节 五禽戏的动作体现了身体躯干的全方位运动,包括前俯、后仰、侧屈、拧转、折叠、提落、开合、缩放等各种不同的姿势,尤其是对颈椎、胸椎、腰椎等各部位进行了有效的锻炼。但总的来看,此套功法还是以腰为主轴和枢纽,从而带动上、下肢向各个方向运动,以增大脊柱的伸展活动幅度,进而增强健身功效。 内引外导,形松意紧 “导引”在古代意为“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导气令和主要是指疏通体内气血和调顺呼吸之气;而引体令柔是指活动关节、韧带、肌肉的肢体运动。 动静结合,练养皆备 五禽戏模仿“五禽”的动作和姿势,舒肢展体,活络筋骨;同时在功法的起势、收势以及每一戏结束后,稍停一会儿。短暂的“站桩”利于习练者以一种相对平稳的状态和心境进入下一动作,从而达到“外静内动”的功效。动与静的有机结合,两个阶段的交替出现,起到练养相兼的互补作用,促进练功效果的进一步提高。 习练五禽戏的宜忌 时间宜忌 (1)饭前及饭后45分钟不宜习练。 (2)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避免在上午习练。 (3)冬天室外习练,最好在上午9点,即太阳出来后。 (4)有失眠症的人上午不宜习练。 (5)初练者一般以20~30分钟为宜,后随着时间可逐渐加深、延长。 身心宜忌 (1)心中郁闷、烦躁者不宜习练。 (2)情绪起伏较大且激动者不宜习练。 (3)激烈运动后,心情未平静者不宜习练。 (4)饥饿、酗酒、饱食后不宜习练。 看见多彩非遗 | 五禽戏 长按识别二维码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