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非物质文化遗产——灵宝黄帝传说
发布时间:Dec 26, 2022 | 作者: 浏览量:8
灵宝黄帝传说
黄帝传说流传于灵宝市阳平镇铸鼎塬一带。5000多年前,黄帝在黄河中游的河南省灵宝境内采铜铸鼎,实现了华夏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在灵宝大地留下了许许多多有关黄帝的传说。
《史记·封禅书》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相传,轩辕黄帝统一天下后,在荆山一带采矿炼铜,铸成了天、地、人三个大鼎。鼎成之日,玉皇大帝派黄龙来迎接黄帝上天。大小朝臣和宫娥彩女们也想随着黄帝升天。黄龙腾空而起,随行的人有的抓断了黄龙的龙须,有的抓脱了黄帝的靴子和衣服,从此这个丘岭便叫黄帝岭,这个土塬就叫铸鼎原,掉下龙须的地方叫龙须沟,掉下弓箭的地方叫鼎湖。后来人们为黄帝建起了陵冢,叫黄帝陵,在黄帝驭龙升天的地方建起了驭龙阁和黄帝庙。唐中叶,房玄龄七世孙房朝静任阌乡县令时,在铸鼎原为黄帝立碑(见唐碑照片)。灵宝境内因此而得名的山名、水名、地名、村名,以及民风民俗很多,并且史册典籍都有记载。如黄帝铸鼎的铸鼎原,黄帝采铜的首山和荆山,嫘祖娘娘的圣母行宫和植桑养蚕的桑园村,黄帝找矿的独游山,黄帝铸鼎的炉底,后人叫娄底村,纪念黄帝功德的轩辕台。还有以黄帝大臣而得名的大常、小常、东常、西常等,这些地名的来历,大都来源于黄帝的传说。因而关于黄帝的传说故事在灵宝大地和相邻的陕西与山西周边地区广泛流传。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缅怀黄帝,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进民族团结,增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007年2月,灵宝黄帝传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上一篇: 灵宝市涧西区:欢天喜地过新年 股民分红笑开颜
- 下一篇: 三门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王莽撵刘秀传说